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期刊导读
期刊介绍
投稿指南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联系我们

综合新闻

  • 南方经济毕业论文答辩稿(南方经济毕业论文答
  • 南方经济毕业论文任务书(南方经济毕业论文任
  • 数字经济概念板块继续活跃 英飞拓7连板
  • 中国银行:支持实体经济行稳致远
  • 宠物经济走高 禾丰股份涨超7%

通知公告

  • 南方经济版面费是多少
  • 《南方经济》投稿方式
  • 《南方经济》数据库收录影响力
  • 《南方经济》期刊栏目设置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人性的最人性的卓别林及其电影世界(9)

来源:南方经济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25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基于批判现代社会的目的,卓别林无意拍一部杀人惊悚片或悬疑片,他无意满足公众的好奇心,故而,他回避了凡尔杜其他几起杀人细节,只着力描绘两次

基于批判现代社会的目的,卓别林无意拍一部杀人惊悚片或悬疑片,他无意满足公众的好奇心,故而,他回避了凡尔杜其他几起杀人细节,只着力描绘两次想杀死由美国喜剧明星马萨·雷耶扮演的悍妻,投毒、将其淹死在湖中,都失败了,谋杀过程,既无悬疑,也丝毫不觉得恐怖,倒显得又滑稽又可笑,让人想起那个慌里慌张老是将事情搞砸了的笨拙的夏尔洛,凡尔杜这个杀人犯,在观众心中变得又可笑又可怜起来……巴赞说:“如果凡尔杜先生能够如此轻易地将我们拉到社会的对立面,那是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和他站在一起。如果在他的谋杀对象和他本人之间二者择一,我们的同情心仍然会倾向凡尔杜先生。”

但观众对凡尔杜的同情,不仅仅因为他的可怜可笑,而是,凡尔杜,即使是一名连环杀人犯,也从未丧失人性。这种人性,表现在他对他的残疾妻子、嗷嗷待哺的儿子,拥有的爱与责任,并非是对私人占有物的爱,的确是一种牺牲与责任,是对比他还弱的人的爱与保护。所以,当他遇见一个刚刚出狱的姑娘——那个姑娘为了爱人去偷一个面包而入狱,请回想《城市之光》中为了盲女“夺”钱、锒铛入狱的夏尔洛吧,请回想《摩登时代》中因饥饿偷面包、被夏尔洛救下的女孩吧——想到自己也是为了妻儿在犯罪,心有戚戚,他面不改色地拿葡萄酒替换掉想毒杀她的毒药,并慷慨地将两张一千法郎塞到姑娘手里。凡尔杜对自己的杀人罪恶有绝对清醒的认识,并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。上文说,夏尔洛只有面对爱的时候,才会激发身上高尚的品德与激情。凡尔杜也一样,只有爱,能让他稍稍与社会和解一下:在他忙碌的杀人生意中,那个安顿在乡村花园洋房的残疾妻子、幼小儿子,是他在人世的最后一点温暖、最后一丝情感寄托,这个家让他稍稍喘口气,让他意识到自己还是一个“人”,而不是“杀人机器”。所以,当他遇见一个同样为爱情牺牲自己的姑娘,他约束了自己的杀人欲望,甚至慷慨地资助她。

然而,凡尔杜的最后一丝情感与希望也被抽离了。妻儿死掉,彻底破产,贫病交加下,他再次遇见那个被他救济过的姑娘,如今那个姑娘想报答他,想让他过上阔气舒适的生活。可是,当他得知,这个因他内心残存的一点爱而救济的姑娘,最终是嫁给了一个以杀人为业的军火商时,他彻底绝望了,普文斯式的女孩神话,彻底破灭了。凡尔杜,这个过度使用社会规则的人,恰好还残存着一点点人性,恰好是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罪恶,才最终成为一个失败者的。所以,凡尔杜终究如夏尔洛一般,是一个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人。凡尔杜承认自己的失败,也厌倦了竞争游戏,他原本可以再次逃脱警察的追捕,却事不关己一般挤在围观的人群中,警察受惊吓似的询问他:“您就是凡尔杜先生?”他略略欠身、彬彬有礼地回答道:“正是在下。”

在法庭审判上,凡尔杜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,他说了这样一段话:

假如有人杀了一个人,大家都称他为一个凶手。假如有人杀了千百万人,他却被当作一个英雄而被歌颂着。人们可以向那些发明了屠杀妇女和儿童的炸弹的人祝贺。在这个世界上,只要有权势就能获得成功……

从未有一个人,如此尖锐地对整个现代国家、现代社会提出批判,卓别林也从未如《凡尔杜先生》中那样绝望。《马戏团》中,夏尔洛即使是孤单一个人,也会坚定地朝远方走去;《摩登时代》中,夏尔洛与女孩尽管再次失去工作、被警察追捕,还是手挽手充满信心地在朝阳初升的大路上向前走去;《寻子遇仙记》中的夏尔洛终于找到了儿子,《城市之光》中,夏尔洛手拿玫瑰花,深情地与眼睛好了的盲女相认了……夏尔洛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,卓别林还是给观众,也给自己,留下一线希望与温暖。然而,当夏尔洛成长为凡尔杜,卓别林却将最后一点温暖与希望也抽掉了——他救济过的恋爱的女孩,嫁给了一个军火商——卓别林开始写《凡尔杜先生》剧本的1943年,希特勒已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,如凡尔杜一般,法西斯一边在焚烧炉中烧人,一边在花园剪玫瑰,吃素食、怜悯小动物的希特勒主宰着德国,战车正轰隆隆碾压着欧洲大陆;到1947年此片上映时,各国面临战后的经济凋敝、大量失业;而在不远的未来,技术将全面统治世界,将用另一种更和平与科学的方式,杀死人,一点点歼灭人性,人与机器,也将彻底合并。

或许是《凡尔杜先生》过于严肃、黑暗,对未来过于绝望,对现代社会的批评过于尖锐,尖锐到公众、政客以及所谓的道德委员会都无法承受。这部卓别林花费五年时间摄制、成本不低于一百五十万美元的影片,在美国仅仅上映了二千多场,虽然在英、法等国略略挽回点票房,两年间也只回收了三十万美元,卓别林遭遇票房与声誉的第一次惨败;1952年后,这部影片再也没有在世界任何地方放映过。
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下一页
  • 上一篇:以作品为引子
    下一篇:贺建党八十周年

    南方经济投稿 | 南方经济编辑部| 南方经济版面费 | 南方经济论文发表 | 南方经济最新目录
    Copyright © 2021 《南方经济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    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