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期刊导读
期刊介绍
投稿指南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联系我们

综合新闻

  • 南方经济毕业论文答辩稿(南方经济毕业论文答
  • 南方经济毕业论文任务书(南方经济毕业论文任
  • 数字经济概念板块继续活跃 英飞拓7连板
  • 中国银行:支持实体经济行稳致远
  • 宠物经济走高 禾丰股份涨超7%

通知公告

  • 南方经济版面费是多少
  • 《南方经济》投稿方式
  • 《南方经济》数据库收录影响力
  • 《南方经济》期刊栏目设置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人性的最人性的卓别林及其电影世界(2)

来源:南方经济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25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是的,正是卓别林的电影,让年少的我,最早体会到爱、温暖、怜悯,让那个南方女孩知道快乐本于悲伤,而悲伤都是为了寻求无尽欢乐;也正是卓别林的

是的,正是卓别林的电影,让年少的我,最早体会到爱、温暖、怜悯,让那个南方女孩知道快乐本于悲伤,而悲伤都是为了寻求无尽欢乐;也正是卓别林的电影,让年过半百的我,渐渐衰老的我,体会到爱人与被爱,体会到更多的孤寂,四处弥漫着的不安与恐惧……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,我的眼前浮现出那个戴圆礼帽的小个子男人,羞涩地笑着,女性化,神经质,似乎超越了时间,又似乎定格在某个时间点,他扬着眉毛,瞪着圆眼睛,好似《舞台生涯》中,临终的卡尔维罗,大睁着眼睛,望向观众席,那双眼睛,充满如此多的渴望与新奇,如此深情,如此孤寂,如此惊惧……

卓别林电影具有怎样的魅力,能够反复观看而不厌倦?一些桥段、噱头,哪怕看过许多次,哪怕失去了噱头本身的新奇感,我们一样会喜滋滋等待与这些噱头的重逢,在同样的时刻,爆发出同样的哈哈大笑,就好像一个戏曲票友,台上一唱到熟悉段落,就会打着节拍摇头晃脑跟着哼唱。换句话说,卓别林使了一些“巫术”(电影语言),激发起观众的共鸣,产生一种“回声”效果。那么,他到底运用哪些技艺或电影语言,又何以能在观众心中产生“回声”效果呢?

A.自然而然

卓别林在拍摄电影之前,早已是个技艺娴熟的喜剧演员。他五岁代母登台演唱,八九岁参加“兰开夏八童子”剧团巡演,十二岁到二十四岁间是一个戏剧团的签约演员,且已小有名气。与其说他具有表演天赋,毋宁是多年的舞台经验令其技艺臻于完善。卓别林的逗笑,是自然而然完成的,不带技艺痕迹。譬如在《马戏团》里,夏尔洛是一个搬道具的勤杂工,一个跑龙套、留用察看的实习演员,他很认真地搬道具,由于笨拙,自然而然就将一切搞糟了,但他还在很认真地完成一系列糟糕动作,越认真越糟糕,他真诚地笨手笨脚,真诚地惊慌失措,动作变得滑稽、可笑、夸张,台下观众哈哈大笑,夏尔洛兀自真诚地很委屈很无辜……

《马戏团》中笨拙的勤杂工夏尔洛其实是该团台柱。卓别林借此剧批评戏剧舞台上一些流行套路,不过是些程式化的搞笑。他认为,好的喜剧演员,不必遵循僵硬教条,应该松弛,即兴发挥,靠想象力来夺权。一旦想象力衰竭,就无法达到喜剧效果。卓别林一生,最恐惧的就是无法逗笑观众。《城市之光》放映时,他躲在观众席,惶惶不安,“终于出现了第一个镜头。我的心快提到嗓子眼儿了。那是一个塑像纪念碑揭幕典礼的滑稽镜头,这个镜头引得观众们发出了笑声,而且笑声越来越高,最后变成哄堂大笑。听到电影院回荡着的笑声,我的一切疑虑和恐惧都开始烟消云散。在接连放映了三遍的过程中,观众们的笑声一直没有间断过。我想哭,又忍住不跟着观众一起笑,我知道自己抓住了观众的心!”(《卓别林自传》)《舞台生涯》中的卡尔维罗,一生都献给舞台,一旦无法逗笑观众,生命也就终结了。

卓别林的逗笑,又滑稽又荒诞,却是符合生活逻辑的,他的想象力是扎根在生活土壤中,脱离生活的搞笑,就是他所反对的僵硬的套路与程式,不带情感的依样画瓢,不能感动自己,自然而然就不能感动观众。那些观众没有能力说出的生活体验,卓别林以夸张、荒诞的方式再现出来,明明他是在演戏,却是那么自然而然,让人感觉那不是戏,那就是生活。卓别林不过是个生活的仔细观察者,只将生活细节放大,自有其滑稽可笑之处。观众哈哈大笑之余,重新触摸到生活本身,情感油然而起,会心而笑,这就达到了回声效果。而卓别林对生活之荒诞滑稽的描述,对人物行为的嘲笑,又往往是温暖的、善意的、节制的,有时是悲伤的。

B.机械的惯性与重复的可笑

一个常见动作,保持机械的惯性,就会产生荒诞可笑的效果。《摩登时代》中,工人夏尔洛,长年累月只做一个动作:在流水线上拿扳手扭螺丝,这个动作,似乎已融进身体,成为潜意识的惯性,哪怕机器停止,午饭时分,端汤盆的手依然无法克制地做扭螺丝动作,一抖一抖,将汤全部抖掉;夏尔洛发疯了,看到纽扣、螺帽,一切圆形之物,都要拿扳手去扭一下,扭螺丝动作,卓别林令其保持机械的惯性,呈现出现代机器大工厂里的工人是如何变成一个机器零件的。接下来,夏尔洛出狱,成为餐厅侍者,收拾餐椅,他将靠背椅反过来背到背部,但他埋头机械地重复这个日常动作,椅子腿竟将他整个人围裹住,好似一个刺猬,这就很滑稽可笑了。《马戏团》中,夏尔洛与警察绕圈追逐,警察惯性地追着追着,越过夏尔洛,跑到他前面去,继续跑,此时,惯性地奔跑成了目的,而忘记了原本追逐的目的……周星驰的《功夫》,也运用了这种惯性追逐的笑料,杨过、小龙女一骑绝尘,去追斧头帮汽车,他们越过汽车,继续追下去……这是向卓别林致敬的桥段。
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下一页
  • 上一篇:以作品为引子
    下一篇:贺建党八十周年

    南方经济投稿 | 南方经济编辑部| 南方经济版面费 | 南方经济论文发表 | 南方经济最新目录
    Copyright © 2021 《南方经济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    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