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味与都市情张欣小说论(2)
近现代以来,随着西方文明的强势介入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,使得开放包容、务实重商、注重当下、关心世俗生活的岭南文化性格得到延续和强化。正如有学者所言:“广东的地理位置使广东呈现出特殊的文化形态:不喜形而上玄思而关注当下生存,务实而灵活应变,脚踏实地而又善迎八面春风,珍惜传统而又在心理结构上更具开放性……一句话,更‘当下’。”[3]485一句话,南方人注重当下、活在当下。
张欣的作品,无论是时代背景和氛围,还是选材和故事类型,抑或是人物的性格与观念,都有上述“南方”之投射。1990年代以来,张欣的作品,几乎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代表性中篇小说①截至目前,张欣已经出版的长篇小说有《遍地罂粟》《一意孤行》《沉星档案》《缠绵之旅》《无人倾诉》《浮华背后》《我的泪珠儿》《深喉》《为爱结婚》《依然是你》《锁春记》《用一生去忘记》《对面是何人》《不在梅边在柳边》《终极底牌》《黎曼猜想》等,代表性中篇小说有《伴你到黎明》《你没有理由不疯》《致命的邂逅》《仅有情爱是不能结婚的》《爱又如何》《岁月无敌》《今生有约》《婚姻相对论》《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》《首席》《绝非偶然》《谁可相倚》《浮世缘》《狐步杀》等。都有着都市和商海的背景,故事情节基本是主人公在商海的浮浮沉沉。张欣用文字建构的世界可以用物质化、市场化、现代化、都市化这“四化”来概括。这四化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中国(珠三角)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态势,几乎每个人都在其裹挟之下应对自己的事业、生活和情感。于是,我们看到,张欣笔下的人物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文学塑造的人物形象:首先,他们积极拥抱和投入到商业化的大潮之中,不以在商从商经商为末流;其次,他们正视自己的物质欲望,不以追逐物质利益和享受为耻辱;其三,他们都比较务实且生存能力强,不认死理,不钻牛角尖,精于算计,懂得变通,能屈能伸。
张欣谈及广州,有这样的感受:“广州实在是一个不严肃的都市,它更多地化解了我的沉重和一本正经。”[4]366“广州是个现实的城市,它教会我一种务实的精神。”[5]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,广州虽然看起来并不像北京上海那么时髦、时尚、“文化先锋”,但它毕竟是最早改革开放的一个城市,加之与港澳的毗邻,所以在观念上绝不逊色于北京、上海,而且比较务实、低调,适合作家“平视生活,安静写作”。从中我们看到,广州作为南方都市的那种文化性格和气质也深深浸染到张欣身上,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创作观,最终使作家及其作品都呈现出独有的“南方气质”
综合来看,张欣热爱南方生活,对广州有着很深的情感,她几十年笔耕不辍,以极为高产的城市书写向我们讲述着独属于她的“广州故事”,堪称南方都市生活的浮世绘。要注意的是,张欣并不迷恋于呈现地理建筑、衣食住行、风土人情等一般意义上的地域文化的书写①这一点也使她同张梅、梁凤莲、黄咏梅等广州作家区别开来。。正如池莉所言:“南国张欣就是南国张欣,她的小说就是当代南国的生活节奏,是当代南国的密集事件,是当代南国的流行风和口头语,是当代南国的欢乐和哀伤,古典和时尚,梦想与现实。”[6]113张欣作品中的“南方”更多的是一种大的背景、一种时代氛围和一种生活节奏。透过她的作品,我们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“南方味”。
二、都市人的“传奇”
有论者在论及张欣时指出其作品存在着选材通俗化、人物形象类型化、情节设计模式化、叙事手法单一、语言风格固化、缺乏深度和超越性以及批判精神等问题。
的确,张欣小说的叙事往往以故事情节的戏剧性见长,常常通过凶杀、自杀、车祸、绝症、婚外恋、三角恋等非常事件以及很多的巧合来推动故事发展;人物常常有着离奇的身世、曲折的命运;故事发生的场景——如写字楼、星级酒店、豪宅、餐厅、咖啡馆、健身房、商场等,以及人物的身份——如政府官员、公司金领白领、推销员、健身教练、警察、记者、律师、模特、设计师、作家、医生、教师、学生、保姆、退伍军人、创业者、打工仔等,往往是现代都市人比较熟悉、经常接触或渴望接触的;而人物形象的设置尤其是女性形象的设置往往突出其才貌双全,身材、相貌、气质、个性比较出众;小说中有很多的时尚和流行元素,机智幽默的语言……这一切都是张欣小说能够长久吸引读者、激发人们阅读兴趣的因素所在,同时也是为部分批评家所诟病的原因所在。换个思路和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,也许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。
上一篇:野孩子
下一篇:在故事中呈现日常南方的都市感张欣访谈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