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近深夜的广东经济:繁星流动 拼搏不眠(2)
炎热的初秋,位于粤北的河源也有一群人与深夜“较劲”。在内地供港活猪最大供货商——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董事长袁建康不放心,赶到养殖场与员工一起工作。“广东初秋很热,暴雨、台风、酷暑等极端天气,容易引发活猪应激死亡,所以我们经常在清凉的深夜装车运输。”袁建康说。
“今年几乎每趟国际班列都满载,出口商品结构也不断优化,从最初的低值类货物逐渐优化为以通信设备、家电、机械设备等中高端产品为主,平均单列货值超2000万元。”黄埔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罗小晶说。
支蕾已从事外贸行业10年,此前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主播。“公司内部通过‘竞争上岗'孵化主播,我选择了挑战自我。”支蕾说。灯火通明的直播间里,她的神采奕奕,模糊了白天和黑夜的界限。
深夜降临,许多人甜梦正酣时,城市仍在流转。
设立仅一年多,广州增城西站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开行密度最大的国际班列平台。今年上半年,该站共开行国际班列139列、货值4.59亿美元,分别超出2021年全年总数的1.67倍、1.48倍,约占广东国际班列开行数量的35%。
北京时间22时到次日5时,是南半球最大城市——巴西圣保罗举办的中国(巴西)贸易博览会的开展时间。从事外贸行业14年的马学腾,近来都守候在这个时段,迎接大洋另一端的客人。他所在的广州姿采化妆品厂的样品间,陈列着200多款化妆品,展会上一个10平方米的展位也几乎“复制”了这个样品间的陈设。
在全球疫情冲击国际贸易的当下,直播电商和线上展会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的新渠道。一个个“不落幕的直播间”里,涌动着广东链接全球的韧性和活力。
从城市到田间,从码头到铁路,处处是不熄的灯火,处处有星夜兼程的广东人。
在写字楼的点点灯光里,一个个不落幕的直播间涌动着广东链接全球的韧性与活力;在港口船舶的灯光里,不停歇的运输线让货如轮转,在内与外的交融中打开发展新空间;在田间地头的零星灯光里,不断档的供应链持续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。
一切准备就绪,已是凌晨1时。只见女主播拿着平底锅,熟练地用泰语介绍产品功能、材质。逸飞则密切关注着屏幕上观众的反馈,实时用手势与主播交流。“目前看效果还不错,流量比国内市场的直播团队增长要快,团队很受鼓舞。”他说。
农产品易损,新鲜抵达消费者手中并非易事,这背后离不开冷链物流体系的支撑。近年来,广东省冷链物流体系飞速发展,许多企业加大布局。以新晋世界500强的粤企顺丰为例,顺丰冷运去年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,同比增长20.1%,连续三年蝉联“中国冷链物流百强榜”榜首。
调试网络、确认产品库存、清点销售产品、核对主播口播脚本……夜渐深,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鹅掌坦附近的一家跨境电商公司里灯火明亮,“00后”直播助理逸飞进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。
档主邱新航忙着卸货、点货,这些蔬菜来自清远、肇庆等广州周边城市。他有自产自销、产地收购、各地代销三条进货渠道。“广东人最爱吃‘叶子菜',白天来我这里采购的大多是超市或菜市场档主,主要进的就是‘叶子菜'。”
在马学腾看来,建立信任是线上参展最大的挑战,“我们接下来也打算开通工厂的直播,或者邀请客户的代理商前来参观,尽最大努力获取客户的信任。”
一辆辆满载蔬菜的货车,从夜色朦胧的街道上驶来,缓缓停在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里。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,场内有400多家档口,与附近其他几大果蔬批发市场共同组成广州市重要的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基地,承担了广州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水果蔬菜供应重任。
每天这个时候,他离梦乡很远,但是离梦想更近。
星夜兼程,不负韶华。深夜广东,与繁星一起流动的是不眠的拼搏。
晓色将至,城市开始苏醒。货车逐一驶进又驶离,带来市民所需,再奔赴下一个市井烟火所在之处。供应链时刻流转,像奔腾不息的河流,助力广东这艘航船,不眠拼搏,勇往向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