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安石初到北方生活,见当地人不识红梅,写下
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,那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,江南才子,他对于南方的风俗,还有风景都很熟悉,但是当时他到了北方之后,发现北方人不认识红梅,还把这种红梅当成了杏花。可见当时的北方人是不认得红梅,这件事情也是让王安石觉得很奇怪,于是他特意写下了这么一首有趣的诗。
那么这首诗在王安石众多的作品中并不算突出,算不上是一流的佳作,但是写得又是很巧妙,把两地人们对于红梅的看法,还有对于这种植物的喜爱,以一种很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。我们都知道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、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改革家;他在北宋致力于改革变法,不过变法最终没有进行下去,从而也是成为了他人生中的遗憾。
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也是写得很清楚,红梅花是到了春天过半了,才会开出艳丽的花朵,这与别的品格的梅花也不一样,而且红梅它不像别的梅花耐寒,这一点也是有区别。但是对于北方人来说,一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,也不认识这种花,还以为只不过是杏花而已,所以也就把红梅当成了杏花。可见王安石对于事物的观察是很详细,写得也是活灵活现,在这么短短的几句,便是把这首诗描写得充满了诗意。
古代的南方是经济中心,当时的江南才子名满天下,科举考试中也是南方的才子中进士的多,最后实在没有办法,只好分为南榜和北榜。其实在很多方面,南方与北方都不一样。昨天晚上读诗更是让我吃惊,王安石在他的《红梅》一诗中,居然写到北方人不认识红梅,还把红梅当成了杏花,这着实是很意外。
南方和北方无论是气候,还是生活习惯都不一样,笔者记得第一次去北方菜市菜买莴笋,让对方帮忙削皮,但是那位老板告诉我不削,这让我觉得很委屈,认为他们就是欺负我这个南方人。后来住了一段时间才知道,北方人买菜是不可能帮你削皮,不像南方的菜市场,你有什么要求老板都会答案,即使是买五块钱的肉,你让老板剁碎都可以,这就是南方与北方所存在的差异。
杏花的外形其实是不太一样,尽管有些相似,可是花期不同,每年的三月和四月间开花,这一时节梅花早已凋谢了。而且杏花的香味不同,它没有梅花那么优雅的清香,花期也很短,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。应当说这红梅和杏花是不同,人们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,或许还是如前面所提及的那样,北方没有红梅,人们一直把这两种花给搞混了。
春半花才发,多应不耐寒。
北人初未识,浑作杏花看。
红梅是梅花的一种,南方处处可见,每当到了冬季,或者是初春时节,它都会开出艳丽的花朵,还散发着迷人的芬芳。其实从外观上来看的话,还真有一些像杏花,不过红梅的颜色更鲜艳,香气也更浓郁。可能是由于北方没有红梅的缘故,所以人们会误认为是杏花。
王安石也正是搞了一个变法,使得现在人们只要一提起王安石,立马会想到变法,其实他在文学上的成就,完全可以媲美欧阳修和苏轼等人,也是入选了唐宋八大家,成为了北宋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。虽然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并不多,但是很多的作品都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。这首《红梅》看似很普通,但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,通篇写得很是有趣。
上一篇:南方路机、邦基科技、联盛科技8月11日首发上会
下一篇:陈少荣任韶关市委书记